首頁 > 我要聽故事 > 特輯 > 最想念的那個人
1970年代裡,淡水小鎮的資生堂化妝品專櫃的創立,使小鎮婦女對於美容保養的知識更進一步, 也是當時唯一的日系化妝保養品。接著在純樸的小鎮裡,舉辦了...
約八二三砲戰時,自軍中退伍後,我從事拉三輪車的工作,那時候很窮跟別人同住一個小房間,有天我拉完三輪車後回去休息,結果...遭小偷了,一些重要證件也...
陳浚綸民國59年出生,母親因為生產而導致失明,因此從小便陪母親一起賣菜。國中時全班只有浚綸一個視障者,擁有特別待遇,總是幫同學跑腿福利社。因為行走...
毛平英從小在南庄土生土長,祖父母以礦工、茶園等農務維生,小時常到礦工看父母,在黑摸摸的一片下根本認不出父母。和黃俊朗婚後搬到十二寮,因為空氣好風景...
成美百貨行像藏身都市裡的複合型博物館。從嘩玲瓏賣什細,轉型成小百貨行,又加上攝影、繪畫,典藏的文史紀錄,是基隆一間充滿知識的寶庫。基隆人都知道,想...
由於孩子聽不見,所以在成長的路途中時常遭受到別人的欺負,對於孩子,陳林美月女士始終抱持著積極正面的想法來迎接每個考驗。所幸,在孩子長大後,都能順利...
阿度(林明君)來台東已經15年了,他一直有一個想法跟認知就是希望阿度的店是個公共財,一方面是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來歷練,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自己能夠...
謝啟偉從祖父那一輩就開始做茶,但以前全靠人工,他還記得小時候工人炒菁是用大鍋燒柴,自己也會拿著包巾包茶菁就著小板凳的桌面幫忙揉茶。當時蔣經國曾到南...
吳嘉慧與先生剛交往時,曾收到先生送的1斤茶,但當時她根本不懂茶,就把茶帶回家,整天聞著茶香。兩人交往家人非常反對,母親為擔心她沒做過家事,嫁到山上...
婚後,隨先生回到到南投,吳嘉慧起初很不適應,總覺得在北部都市的生活,每天都跟著時代進步,回到鄉下,感覺每天都在原地踏步,甚至是退步。但是看到先生對...
從小沒做過農事、沒喝過茶、也沒看過茶樹的吳嘉慧,婚後隨先生回到婆家種茶、做茶。剛開始,她相當不適應,有一次公公請她送點心給工人吃,她根本認不出哪一...
陳澄清育有3個孩子,從小就要求他們要幫忙做茶,孩子也都很乖,不逃避。不過,他希望孩子不要只是待在故鄉種茶、做茶,要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,就像自己年...
陳澄清認為做茶是一輩子的志業,玩茶是一輩子的興趣。閒暇時,他喜歡以不同的茶種來試作紅茶,連含水量高、味帶苦甘的佛手也成為他的實驗品,他說愈是困難,...
陳澄清說臺灣茶葉之前大部分銷往日本,10多年前曾因為農藥危機的問題,促成他轉而種植有機茶。非常會照顧茶園的父親,也挺身投入幫忙照顧,原本2甲有機茶...
剛退伍時,陳澄清並不想留在家裡繼續做茶,於是他到臺北賣茶,1年多後,父親北上遊說,於是他帶著懷孕的太太回到故鄉,在南投種茶、製茶。回鄉後,他參茶改...
陳澄清的家族從阿公那一代就在做茶,耳濡目染下,他讀幼稚園時就開始「玩茶」,小時候什麼都不懂,到茶園、茶場幫忙就像在玩耍。從國小三、四年級起,他就開...
為承接家業,杜蒼林除了到製茶廠從做茶學起,也到茶改場、農委會上課,勤奮吸收產銷新觀念,並嘗試將學習到的知識帶入製茶廠,一開始不免遭到老師傅的吐嘈,...
大學時期,杜蒼林從其他知名茶行的轉型,意識到傳統產業建立品牌的重要。初接家業,父親要他從製茶的步驟學起,他札札實實在山上和製茶師傅一起做茶,累積不...
身為茶莊第五代接班人,杜蒼林靠著祖父、父親的口述與記憶,一點一滴拼湊出老茶莊的歷史。早年高祖父杜富來來臺依親,在親戚經營的茶行工作,因緣際會頂下茶...
杜西銓的兒時,充滿與茶相關的記憶,一次祖父外出買茶,竟遇上了大地震,幸虧早起打水洗臉,才躲過刧難;祖父也愛帶他出門買茶,八七水災沖斷路橋,祖父揹著...